抗美援朝战争总共发生了五次大的战役鑫耀证券,有人曾这样评价第一次战役的意义:“初步稳定了战局”。
也就是说,第一次战役结束以后,我志愿军就已经有能力和经验对抗敌人了。
而第二次战役能否胜利,主要就在于长津湖地区能否守住。也就是说,如果长津湖地区落入敌人手里,那第一次战役取得的战果,可能就付之东流了。
当时负责镇守长津湖的主要兵力是我志愿军第9兵团,长津湖地区属于东部战线。如果东部战线失守,就会给西线部队的侧翼,带来巨大的压力。
第二次战役,我志愿军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,把敌人引入到了长津湖地区。尽管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发生的主要区域差不多,但从时间上来说,第二次战役是在冬天。
当时遇上了朝鲜五十年不遇的寒冬,所以这次战役,环境相当恶劣,也比第一次战役更难打。
展开剩余86%第一次战役我志愿军取得了胜利,但并没有让敌人对我军引起足够的重视。他们鑫耀证券认为,第一次战役我军能够取胜,完全是投机取巧而已。
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,他们觉得中国志愿军不堪一击。
麦克阿瑟态度非常嚣张,他说:“军官们,你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!”
意思是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,于是便集结了22万军队,向我志愿军的东西两条战线发起了攻势。
当敌人向长津湖发起攻势时,我志愿军第9兵团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。第二次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,而这一个多月,恰好是朝鲜最冷的一段时间,晚上的温度甚至能低到零下四十度。
缺衣少粮,加上极低的温度,可想而知,这一仗有多难打。
武装到牙齿的敌人,固然可怕,但是比敌人更可怕的是,长津湖的低温气候。
寒冷从里到外,肆意蔓延至第9兵团战士的身体。这场战役不仅考验志愿军的战斗力,更考验战士们的意志力。
但是第9兵团军的所有战士,没有一人后退,仍尽忠职守地守在一线。
人是冰的,手里的武器更是冰冷。大部分武器无法适应这样的低温,还没有和敌人开火鑫耀证券,自己就坏掉了,让这场战役的危险系数,又增添了不少。
钢铁制造的武器都受不了这样的低温,更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呢?
战士们暴露在外的手、耳朵和面部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冻伤。手连枪都握不住,因为只要手指一弯曲,手上的伤口就会开裂。
有的战士耳朵被冻到失去知觉,不小心一碰就像玻璃一样碎掉,但感觉不到疼痛,因为已经冻到麻木了。
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,战士们不得不窝在雪坑里。趴得久了,身体就会和底下冻成冰的雪粘到一起,身上单薄的衣服都会冻得很硬。一起身,衣服就像雕塑一样碎掉。
相信应该有不少的小伙伴,体验过东北零下二十度的寒冷。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包得严严实实都不敢在室外多待。
包括我们在抖音里,时常刷到一些在漠河一带执勤的官兵视频,裹得严严实实,帽子上仍会结成冰。
可志愿军战士当时物资紧缺,还要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里,穿着单衣坚持那么久。佩服之余,更多的是感到心酸。
长津湖一战中,很多战士并没有牺牲在十六国集团军的枪炮之下,而是冻死在了战场上。
电视剧《亮剑》中,孔捷在和李云龙等人在军事院校进修的时候,说起自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时的情形。他说:
“我们的子弹打光了,连被服粮食都没有了,零下四十度的酷寒哪,战士们穿着单衣,饿着肚子,用刺刀和工兵锹跟敌人搏斗,在敌人地空火力组成的火网下,战士们一片一片的倒下,我孔捷对不起他们哪!”
说到此处,孔捷眼含热泪,不敢回忆那场惨烈的战役是怎么结束的,心中唯留下的是对牺牲战士们的愧疚。
剧中的孔捷,虽是小说人物,但他在剧中说的这一段话,却是充分还原了历史。
当时除了强大的对手,还有恶劣的天气环境。但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,我志愿军硬是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力和忍耐力,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,巩固了东线战场,保护了西线侧翼。
第二次战役的胜利,不仅改变了战局,更打垮了敌人内心的防线。能够在如此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战斗,岂是一般人?钢铁般的志愿军,让敌人认识到,要打垮我志愿军,绝非易事。
一位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美国士兵波奇,曾回忆当时的寒冷时说:
“医官们把吗啡和注射器都贴身存放,以免它们被冻住。烧热的咖啡只要30秒就冻得像块石头,插在口袋里的钢笔因为墨水被冻住,直接炸开来了。士兵们的M1步枪几乎每十分钟就要拉一次枪栓,不然就有可能冻住。车辆在夜间根本不敢熄火,因为一旦熄火,就有可能再也打不着了,庆幸的是,中国人没有空军。”
要知道,当时的美军物资要比我志愿军好太多,还有热咖啡可以喝。但就是这样,他们也无法忍受长津湖的寒冷。
有人说,长津湖战役的胜利,象征着第二次战役的全面胜利,让西方列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。不仅改变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,也在世界战争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毛主席在知晓长津湖战役的情况以后,脱帽致敬,然后给指挥长津湖战役的宋时轮将军回电说:
“9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,在极困难条件下,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……由于气候寒冷、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,减员达4万人之多,中央对此极为怀念。”
牛津大学博士、著名的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,把第二次战役叫做“清长之战”。
“清”指的是清川江,“长”指的是长津湖。他在自己的著作里,曾说了这样一段话:
“……可以断言,倘若志愿军未能在1950年11月的第二次战役中痛击对手,那么世界历史的进程一定会迥然不同。所以说,这是一次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战役。”
要知道,让一位西方人承认自己国家的失败,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。更难得的是,这位战略学家特意写书,详细分析第二次战役。
尤其是对长津湖战役我志愿军的表现,做了大篇幅的调查研究。
西方的政客们不承认我志愿军的胜利,但在西方军事学家的眼里,这一战,甚至对于20世纪全球战争史来说,是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。
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,英勇的志愿军在东、西两线均重创美韩军,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领土,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,在全世界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。
但我军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第9兵团,就有3万余人冻伤。要知道,当时的第9兵团是加强兵团,总人数高达15万人。这冻伤的3万余人,就占战前兵团总人数的20%。
所以,这一仗,我志愿军打得十分艰辛。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!没有这些可爱的人,哪有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?
向每一位志愿军战士致敬,他们,才是真正的英雄,真正的明星!
发布于:天津市盛康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